宁县瓜菜产业让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人
来源:陇东报-掌中庆阳
日前,走进宁县南义乡寨子河村,一座座设施甜瓜大棚排列整齐,瓜农们穿梭于各个大棚之间。大棚里,茂盛的绿叶间,蜿蜒的瓜藤上挂满了诱人的甜瓜,芳香扑鼻、长势喜人。
在寨子河村村民刘兴会家的大棚内,刘兴会正和来自外地的游客采摘甜瓜。“今年我种了4棚甜瓜,品种有‘清雅22’和‘泽甜4号’,这两个品种的瓜特别好,又脆又甜,皮薄肉厚。开园四五天的时间,一棚瓜就卖了四五千元,估计这一茬结束以后每棚瓜的收入能突破1万元。”刘兴会说道。
在宁县县城上班的陈文超,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和几位同事专程驾车来到寨子河村采摘甜瓜,他还准备将这里的甜瓜用快递寄到家乡贵州,让家乡的亲戚朋友一起品尝。
同样,在宁县中村扶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瓜菜种植基地,75棚瓜菜长势喜人,合作社理事长冯文华正在带领工人在大棚中采摘甜瓜、黄瓜、香菜和西红柿。
“最近,我们合作社的甜瓜、黄瓜、香菜开始上市,黄瓜现在市场价每斤3元,每个棚产量在斤左右;香菜市场价每斤5元,每个棚产量在斤左右;甜瓜市场价每斤15元,每个棚产量在斤左右。西红柿再过十几天就能上市,这一批瓜菜预计收入可达到40万元。”合作社理事长冯文华说。
今年以来,宁县把发展瓜菜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提升效益”的思路,在设施应用上提倡适度发展日光温室,规模发展钢架大棚,集约发展地膜瓜菜;在品种布局上突出麒麟西瓜、庆阳香瓜、白黄瓜、板薯等优质品牌,打造地方名优特色品牌;在栽培模式上采用瓜菜搭配,果菜叶菜互补,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产销对接,加强资金、保险、技术保障,持续推进瓜菜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全县已建成百亩设施基地6个,千亩设施基地5个,万亩设施麒麟西瓜片带2处,千亩以上瓜菜示范点18个,预计全县瓜菜年产值能达到10亿元以上,人均瓜菜增收达到元。”宁县瓜菜中心副主任王红霞说。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