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ldquo开四停四rdquo
今天是广州“开四停四”开罚的首个工作日,我们在巡城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早高峰期间堵车情况明显缓解,不少外地牌照私家车主开始选择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等公共出行方式。但是这也让原本不够完善的广州公共交通的压力陡增!
每天乘坐广州地铁5号线往返于车陂南和中山八的陈小姐就抱怨道:“本来就挤,现在更挤了!上班迟到的机率更大了。”
“挤到怀疑人生”——3号线、5号线
网上趣谈:没体验过广州3号线,就不算来过广州。3号线拥挤的“威力”众所周知,堪称全国最牛X的地铁,常被市民们吐槽“挤到怀疑人生”。8月4日14时许,记者从地铁5号线下车转3号线,从珠江新城去往体育西方向,一上车就发现车厢塞得满满的,乘客之间只得贴得紧紧的。从深圳过来拜访朋友的江小姐惊呼:“广州一直这么挤吗?”她的朋友陈小姐笑道:“不是的,在三号线,这已经算可以接受的情况了。”陈小姐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搭乘三号线上下班,“早晚高峰感觉自己灵魂都出窍了,不知道怎么上下车的。”陈小姐表示,3号线地铁车厢只有6节小车厢,当时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人流量,希望高峰期可以增加运行几趟车。目前,3号线成了“全国之最”!
在上班高峰时段,同和、医院、梅花园、体育西路等站,拼的是体力和运气。
同样因拥挤而“声名远扬”的还有地铁5号线。黄小姐每天早上7时都会准时出门,赶在7:15前到达地铁站车陂南站,希望在早高峰来临之前抢到一个位子或者一个可靠背的位置。“不敢赖床,不敢走路速度太慢,只要迟一点没有找到位子,早上弄的发型啊、妆容啊都不用要了,太挤了。”黄小姐无奈地皱起了眉头。
“恍如坐高铁”——4号线
比起3号线、5号线的拥挤,4号线似乎人流量并没有那么大,但却常被市民吐槽“太慢了!”从高德地图软件上来看,相比5号线23个站仅需55分钟,6号线30个站需69分钟,4号线仅22个站就需要63分钟,确实是慢了些。
“4号线站与站之间距离太远,尤其是新造站到石碁站这段路地铁的速度太慢了,间隔将近10分钟的感觉,耗时太久,像坐高铁一样。”经常周末前往南沙游玩的陈小姐说道,她平时早上7:30从黄村地铁站出发,去到南横地铁站,约花了1个小时10分钟(共21个站)。她表示可以加快4号线的运行速度,速度提上来了,再远的距离也近在咫尺,另外她希望可以更合理地设置地铁站点。
“华山一条路”——金沙洲大桥
如果说地铁的拥挤是人与人的竞争,那么路面的拥堵则是车与车的较劲。金沙洲大桥是金沙洲地区连接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主动脉,因为车多路堵,曾被称为“华山一条路”。年拓宽工程实施后,堵车情况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在梁先生的眼里,这条路依旧很堵,“不堵就不正常了”。梁先生是广森(沙贝)停车场的管理员,车场外边便是金沙洲大桥。
梁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几乎每天都很堵,直到晚上八点之后才比较畅通。工作日期间,早上8:00-10:00是堵车的高峰期,而到周末时堵车高峰期是在9:00--12:00。8月4日12:00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路上堵了约有米长。米的路,一辆公交车走走停停三次才经过红绿灯路口,一位要到天河区办事的驾驶员李先生便“弃车”转地铁了,他和同事一边走一边感慨,“堵得够呛,还是坐地铁方便。”李先生在佛山工作,经常要到广州出差,他的烦恼的是,“金沙洲大桥本来就堵,我经常都是把车停在地铁口,但这两个月停车场找临停位置很难,希望能够扩建地铁周围的停车场。”
在客运方面,据了解,全市公交客运量(刷卡量)上升约3%,其中有七成的公交线路客运量都出现了上升。在“开四停四”实施的过渡月(7月),全市常规公交日均刷卡量约.6万人次/日,同比上月增加2.82%。
黄村,广园快速路,往广州市区方向,路边有提示牌,提醒外地车辆遵守开四停四规则。
专家呼吁:尽快补齐公共交通短板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广州作为一个有万左右人口的大城市,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实行“开四停四”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缓解交通堵塞,让一部分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不过对于公共交通方面,广州还有待持续改进,特别是“开四停四”政策实行以后对其要求更好了,政府应该尽快补齐公共交通短板。
他建议广州公共交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建地铁,除了广州市区,还要延伸线路到周边。可以加快地铁建设速度,争取年建设长度达公里。
二、解决好最后一公里,可通过增设自行车停放岗、公交路线设置更合理地与地铁接驳或者共享单车等方式解决。
三、广州作为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区的沟通往来比较多,应当在城市外围、地铁交通枢纽周边增设更多的停车场,以换乘需要。
市民也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考虑晚上22点至次日6点30分不要实行“开四停四”,尽量更人性化一点,让“外地”市民有点回旋的空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