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区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春华秋实,九原大地又迎来了丰收季。广大农民尽享喜悦,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特色农业”产销两旺

国庆期间,哈业胡同镇禾丰阳光农业科技合作社格外忙碌,工人正在大棚里将刚采摘下来的无花果装盒,运往我市的各大超市和精品水果店,让市民品尝到新鲜的无花果。

“去年无花果产了斤,市场销售供不应求,今年合作社继续扩大无花果种植规模,预计产量在斤至斤。”合作社负责人张永强说。

随着合作社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种植技术和经验不断丰富,今年无花果的个头品质有了进一步提高,也成为了目前我市规模最大的绿色高效无花果种植基地。

近年来,九原区着力提升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力,以本地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鼓励农牧民创办农牧业企业(合作社),目前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48家,在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认定家庭农牧场达到25家,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同时,全面开展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壮大“卫东南瓜”“黑柳子”香瓜标准化基地,辐射带动西(甜)瓜基地创建0.5万亩、南瓜基地创建0.4万亩,新型经营主体实施标准化生产比例达到95%以上,全区生产标准化技术覆盖率达到85%以上。

“智慧农业”有声有色

环境监控系统、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装置、高压喷气系统……在位于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乌兰计五村的万吨双孢菇基地养殖车间内,双孢菇喜获丰收,菌床上一朵朵雪白的双孢菇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在加紧采摘、分拣、装篮供应市场。

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菇农靠烧煤产生蒸汽来加快培养料发酵,耗费大量能源和人力,还造成大量排放,产菇率平均不过10kg/㎡。现在引进隧道发酵技术,实施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产量能达到25Kg/㎡。同时还能“变废为宝”,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牧动物粪便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作用转化为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高效肥料,减少秸秆燃烧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

在九原区哈林格尔镇的包头市顺仓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平方米的日光智能温室里,一串串晶莹透亮的葡萄正准备上市。

顺仓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永平:“智能温室分别装有温湿度、光照传感器,通过空气的温湿度采集就可以对大棚进行降温保温的措施。”

智能温室除了具有节水、节肥、防病虫害的优点,由于农产品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还能提供更加放心安全的农产品。

“现在我觉得不能靠人力蛮干,还是要跟科学技术挂钩,这样咱们农民才能得到更多实惠。”顺仓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张永平感叹地说。

“休闲农业”增收多元

近年来,九原区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实施“旅游+特色农牧业”战略,依托地区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全区沿山、沿河、沿交通干线独具特色的农牧业资源,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和绿色蔬菜生产输出基地。将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与农耕文化、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积极推广休闲采摘、农牧渔家乐等休闲农业模式,增加农牧民收入。目前全区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家,带动农牧民就业余人,人均增收1.6万元。

文:融媒体中心首席编辑冯帆

九原发布责任编辑:潘峰

九原发布首席执行:贾志军

九原发布

投稿▏公益▏活动▏宣传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com/xgjjm/79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