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文苑一声叫卖
美/食/与/健/康/不/可/辜/负
一声叫卖
AHAWK
文/马明芳
星期天,正在打扫房间,窗外由远及近传来叫卖声,凑近窗口望下去,是乡下农民开着农用车走街串巷卖秋菜的。
车上装着刚刚收获的白菜、土豆、大葱、萝卜,新鲜的秋菜还沾着泥土和露水,不一会儿就围了好多相识不相识的居民,在亲切熟悉的叫卖声中,小城又到了一年一度存储秋菜的季节。
这些年外出旅游、探亲访友,去过很多城市住过很多地方,珠江边的高档小区,太湖边的民宿,京城的时尚宾馆,却还是觉得哪里也没有小城淳朴亲切。
小城的四季都可以听到叫卖声,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天气转暖,小商贩们就开始沿街叫卖了。
叫卖声给小城平凡的市井生活增添许多生活气息,女儿说早上醒来听见卖豆腐的声音感觉置身于乡间一样。清晨,从一间老旧的豆腐作坊端出刚刚做好的豆腐,叫卖声沿着小街小巷走入寻常百姓人家。
熟悉的叫卖声给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也许哪家主妇正发愁不知下一餐做点什么,听到叫卖声立刻就有了主意,捡块豆腐,再去小菜园摘点青菜就成了一顿可口的菜肴。是的,“捡块豆腐”,一个“捡”字听着更可亲。
记得从前住平房小院,每次听见卖豆腐大妈的叫卖声,我妈总是要跑出去捡两块,捡完豆腐两个人要靠在门边聊几句家常,准时准点,仿佛每天必备的仪式一样,我妈不出去,大妈的叫卖声就在胡同里不停。
家住马路边,经常会听到各种叫卖声,大碴粥和咸鸭蛋是夏天最常听见的内容。中午时分,各个住宅小区总会有卖大碴粥的车子准时出现,这种简单美味的食物非常受欢迎,车上两个不锈钢桶,一个盛大碴粥,一个盛大碴水饭,自己家腌的咸鸭蛋那蛋黄都是流油的,再附带送点儿清爽的小咸菜,炎热的夏日,这样的一餐饭菜清爽可口。
也有人叫卖自家小菜园种的蔬菜,自行车驮着菜篮子,新摘下来的黄瓜顶花带刺,豆角也鲜嫩水灵,买着方便,吃着新鲜。
秋天苞米成熟了,卖烤玉米烤地瓜的车子就开始沿街叫卖了。车上载着一个炭烤炉,下面是红彤彤的炭火,上面是玉米和地瓜,炭火烤的玉米和地瓜从街上远远地就飘来焦香。想起小时候用锅灶余下的炭火烤玉米,玉米用一根铁丝串着放在炭火上,听着玉米在炭火中爆裂的噼啪声,吃得嘴巴也是黑黑的。
进了九月,楼下的炒货店开始叫卖糖炒栗子了,没有糖炒栗子的秋天总像是缺点什么。栗子在炒锅里翻滚,连叫卖声都带着甜糯的栗子味,炒好的栗子放在纸袋子里要趁热吃才过瘾。
记得几年前的国庆节,跟几个闺蜜出游,吃罢晚餐,当地的同学送我们到地铁口,听到不远处糖炒栗子的叫卖,他跑去买来一大包糖炒栗子送给我们,这一别又是好多年,那天的晚餐吃的什么不记得了,那一包甜糯的糖炒栗子却是那个秋天最美的记忆。
叫卖随着季节也各不相同,冬天的小城虽天寒地冻却不寂寞,沿街叫卖的冰糖葫芦总是特别诱人,冻沙果裹上糖浆,晶莹剔透,这是冬天的专属美味。
小城叫卖声不仅亲切,浓浓的东北味透着乡音乡情还特别幽默:“甜香瓜甜香瓜,不甜不要钱”“嘎嘎甜嘎嘎脆,嘎嘎好吃还不贵”“热乎小园黏苞米嘞”……
这声声叫卖让人觉得空气都充满了甜香和快乐。一年四季的叫卖声让小城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也让小城更加生动,更有烟火味。那是市井生活里的快乐音符,虽然有些叫卖声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每每回忆起来,那是难忘的家常情怀,是美好的小城故事。
插图摄影/于雪梅
来源:阿荣旗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