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香瓜吃法 >> 甜瓜病害防治

甜瓜病害防治

 

一、甜瓜细菌性叶斑病 

 

 甜瓜叶、果实及茎上均可发病。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圆形斑点,然后发展为边缘黄色的褐色小斑点,并迅速扩大变褐色扩展到叶脉,沿叶脉往叶柄发病,最后多个病斑愈合成大型褐色病斑,自叶缘干枯。幼果及未成熟果多在降水多的高温环境发病,果皮上出现绿色水浸状斑点。以后,在成熟果实上发展为不规则中央隆起的木栓化病斑,斑点周围呈绿色水浸状。木栓化斑可发生龟裂。茎上发生褐色病斑,接着病斑围茎扩大腐烂,造成茎蔓顶枯萎而死。 

   

 

 [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消菌灵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粉剂或新植霉素(—)x10(-6),或氯霉素(50—)x10(-6),或14%络氨铜水剂倍液。

  二、甜瓜角斑病防治 

     

角斑病对甜瓜、黄瓜影响最大。甜瓜受害严重时,品质变劣、产量下降。此病除为害甜瓜、黄瓜外,还可侵染西瓜、南瓜、西葫芦、冬瓜及茄科、豆科作物。       甜瓜全生育期均能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加害茎蔓及果实。病状最早呈现在子叶上,为圆形或不规则的浅褐色、半透明点状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叶片现水渍状小点,病斑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时叶背病部溢出黄白色液体(即菌脓),后期病叶变黄褐色干枯。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叶、病蔓深埋;及时追肥、合理浇水,对温棚瓜要加强通风降湿管理。    

2.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用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或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用25%瑞毒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新植霉素、农用链霉素倍液等,每平方米喷洒50—70千克药液。

 三、甜瓜疫病防治   

  甜瓜疫病又称死秧,是为害甜瓜的主要病害之一,高温高湿易发病,特别是在雨后,病害来势猛,短短几天内瓜秧全部萎蔫、死亡。疫病菌除为害甜瓜外,还能侵害西瓜、黄瓜、葫芦、笋瓜、南瓜、冬瓜等葫芦科及茄科作物。  

 此病菌能侵害根茎、叶、果实,以茎蔓及嫩茎节发病较多,成株期受害最重。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病部渐渐缢缩软腐,呈暗褐色.患病部叶片萎蔫,不久全株萎蔫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扩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青枯,叶脆易破裂。瓜部受害软腐凹陷,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孢子囊和孢囊梗。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土地整平,开好沟,植株生长前期和发病初期要严格控制灌水,中午高温时不要浇水,严禁串灌(最好灌外水),防止田间有积水;合理施肥,田间发现病株及早拔除,收获完毕后及时清除田园残物。  

 2.药剂防治:根据预报,病害即将发生时使用化学药剂灌根或喷雾,选用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25%甲霜灵加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o.25~o.5千克,每隔7—lo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四、甜瓜叶枯病防治 

     叶枯病是为害甜瓜叶片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除为害甜瓜外,还能加害黄瓜、南瓜、丝瓜、冬瓜等。    主要为害叶片。真叶染病初见褐色小点,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稍隆起,病健部界限明显,但轮纹不明显,边缘呈水渍状,几个病斑汇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果实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病菌可侵入果肉,形成果腐。    

[病原]     [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不与葫芦科作物连作,尤其不要与大棚黄瓜邻作;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防止大水漫灌,早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深埋或烧毁。 

 2. 药剂防治:进入开花期后,日均温25℃以上,掌握在发病前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倍液,隔7-10天再喷1次,连续4—5次。病情严重时,雨后补喷可提高防效        

五、甜瓜炭疽病防治 

     甜瓜炭疽病是田间常见病害,各瓜区均有发生。贮运期可继续为害。  

  甜瓜生长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以中、后期发生为重。叶片发病,初为黄色水浸状圆形病斑,病斑扩大后变褐色,有时出现同心轮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茎蔓或叶柄上的病斑椭圆形,稍凹陷,上生许多黑色小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果实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凹陷的暗褐色病斑,凹陷处常龟裂,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红色黏质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堆,严重时病斑连片造成瓜果腐烂,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把病蔓、病叶和病果清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倍液,2%抗霉菌素(农抗)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喷药时混入微肥或喷施宝叶肥,效果更佳。贮藏或远运的瓜,必须经过严格挑选,剔除病、伤果实。有条件时采用低温贮运或涂抹保鲜剂,温度最好控制在4℃左右。温度过高过低都易造成果实腐烂.  

    

六、 甜瓜霜霉病防治   

     甜瓜霜霉病在甜瓜产区的发生轻重不同,多雨季节及田间湿度大的地块,瓜果膨大时感染此病,病势扩展迅速,叶片焦枯,致使甜瓜果实不能成熟,流行年份可减产30%—50%,含糖量降低2-3度,损失严重。本病对甜瓜、黄瓜为害严重,亦可为害丝瓜、西瓜。 

 本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黄色小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形、黄褐色。在潮湿条件下,叶背病斑上长有灰黑色霉层(即孢囊)。病情由植株基部向上蔓延,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叶易破,病田植株—片枯黄。瓜瘦小,品质变劣,甜瓜含糖量降低。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药剂保护和改进田间栽培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性较强的品种;选择地势高、土质肥沃、质地沙壤的地块栽种甜瓜,要求施足基肥,追施磷、钾肥;在生长前期适当控水,结瓜后严禁大水漫灌,并注意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整枝打杈,保持株间通风良好。    2.药剂防治:霜霉病通过气流传播,发展迅速,易于流行。故应在发病初期及早喷药才能收到良好防效。常用药剂有72%克露(克霜氰、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2%普力克水剂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6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倍液,波尔多液l:1:倍液,应注意苗期有些品种易产生药害:每平方米喷药液60—70千克,隔7—10天喷1次。    若霜霉病与细菌性叶斑病混发,可喷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倍液加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等,混合配药应现用现配。     

七、 甜瓜绿斑花叶病防治      

  叶及果实上发生症状。叶发病,蔓上部叶或侧枝的新叶发生黄斑花叶;但在成熟叶上症状轻,甚至症状消失。果实上可发生绿色斑、坏死斑等症状。  

 

 [防治方法]    收获后,挖除病株烧毁;田间作业(整枝、授粉等)注意洗手消毒。   

    

八、 甜瓜软腐病防治      

 茎蔓和果实均可受害。整株或一支蔓的叶迅速枯萎死亡是其典型特征。受害株蔓的茎端部至中间几厘米处发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并形成软腐,同时与枯萎病相似,维管束变褐色。感病果实初为水渍状病斑,渐扩大,稍凹陷,病部发软,色泽变深,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晕圈,从病部向内腐烂,有臭味。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增施底肥,及时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自然伤口少,减少病菌侵入机会;及时清除病株,减少菌源。 

     

九、 甜瓜蔓枯病防治 

     甜瓜蔓枯病又叫黑斑病、黑腐病,是甜瓜产区较为普遍发生的—种病害。有时在个别地块发病严重,也可造成整片病株枯死。大棚温室无土水培栽种的厚皮甜瓜,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本病还侵害西瓜、黄瓜、西葫芦、冬瓜等瓜类作物。 

  主要为害瓜蔓,叶和果实也会受害。病蔓开始在近节部呈淡黄色。油浸状斑,稍凹陷,病斑椭圆形至棱形,病部龟裂,并分泌黄褐色胶状物,干燥后呈红褐色或黑色块状。生长后期病部逐渐干枯,凹陷,呈灰白色,表面散生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叶片上病斑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上有不很明显的同心轮纹,叶缘老病斑上有小黑点,病叶干枯呈星状破裂,果实上初期产生水渍状病斑,中央变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引起瓜腐烂。蔓枯病与枯萎病不同之处是病势发展缓慢,维管束不变色。不同甜瓜品种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一般薄皮甜瓜较厚皮甜瓜抗病性强。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2—3年的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全面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的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用50%混杀硫悬浮剂-倍液,或用1:50倍托布津或敌克松液或托布津液加杀毒矾药液涂抹病部。       甜瓜果裂病防治      甜瓜的果实表面出现大的裂缝,这种有裂缝的果实称为裂果。网纹型甜瓜中的网纹也可以说是一种小龟裂,在网纹发生过程中也会出现大的开裂,成为裂果。如果在网 纹发生的初期,愈伤组织发达就会出现粗的网纹。如果网纹粗细超出正常标准,伤口又没有愈合,就形成了裂果,失去了商品价值。另外,在接近收获期裂果也很多,裂果先是从肉薄的尾部(花痕部)开始的。无网纹甜瓜上也会发生裂果。除了裂果以外,在果柄附近的肩部发生许多小龟裂,成为同心圆状的裂果。    [发生原因]    裂果多是在果实表面硬化后,内部发育剧烈进行的时 候发生的。它的发生受到果皮的硬化程度和吸水量的影响。天晴光照强时,表皮发生硬化,阴雨天硬化缓慢,如果这时灌水过多,植株吸水后就会引起裂果。温室用换风扇进行换气,果面上受到冷风后,也容易硬化,引起开裂。苗床地的甜瓜,根扎得过深,容易引起水分吸收过多而产生裂果,因此灌水时要十分注意。如果果面受到阳光直射,果面会老化变硬,容易产生同心圆形的小龟裂。在植株发生叶枯的情况下,更加重龟裂的发生。  

     

十、 甜瓜枯萎病防治    

  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是瓜类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常造成大片瓜田植株死亡。该病由土壤侵染,是从根、根茎部侵入维管束寄生的系统性病害。  本病典型症状是萎蔫,瓜类生长的全生育期都能发病,但以抽蔓期到结果期发病最重。发病多在植株开花至坐瓜期,发病初期,植株表现为叶片从基部向顶端逐渐萎蔫,中午尤其明显,早晚尚可恢复,数日后植株全部叶片萎蔫下垂,不再恢复常态,茎蔓基部稍缢缩,表皮粗糙,常有纵裂。    

[防治方法]    应进行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以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灌水为中心,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1)轮作:最好与非瓜类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也可实行水旱田轮作。    (2)加强栽培管理:播前平整好土地,施足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灌足底水,幼苗期适当灌水,生长期浇水时应细流灌溉,严禁漫灌和串灌;追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复合肥,可以增强瓜株抗病性。        (4)嫁接防病:瓜类枯萎病有明显的寄生专化型。因此,可以用南瓜、瓠瓜作砧木进行嫁接(靠接或插接)栽培。 

  2.药剂防治:    (1)播种前重病田穴施药土:药土的比例为l:,在穴内下铺,上盖,然后覆土。药剂可选用25%苯来特,或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或40%拌种双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用药0.5~1千克。    (2)发病初期灌根:田间发现零星病株时,可选用苯来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苯菌灵或敌克松—0倍液在植株根围浇灌,每株用药—毫升,间隔期7—10天,共灌2-3次。       

十一、甜瓜菌核病防治   

 

  从苗期至成株期都可发病。幼瓜、凋萎花蒂、叶腋处较易发病,病害开始在下部老叶、落花上发生,进而为害叶柄、果实,被害瓜脐部形成水渍状病斑,软腐,向上发展,整个瓜条腐烂,腐烂部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体,最后产生黑色菌核。茎部被害,初产生褪色的水浸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茎表皮和髓腔内形成坚硬菌核,植株枯萎。幼苗期发病,在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很快病斑绕茎一周,造成环腐,幼苗猝倒。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深翻,使菌核不能萌发;实行轮作,未发病的温室或大棚忌用病区培育的幼苗,防止菌核随育苗土传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有条件的覆盖地膜,抑制菌核萌发及子囊盘出土,发现子囊盘出土,及时铲除,集中销毁;加强管理,注意通风排湿,减少传播蔓延。    2.棚室内药剂防治: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于发病初期,每平方米用10%速克灵烟剂—克熏1夜,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来克粉尘剂,每平方米每次喷1千克,隔7—9天喷1次。    3.露地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洒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50%扑诲因可湿性粉剂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l倍液。       

十二、甜瓜白粉病防治   

  白粉病是瓜类作物常见的病害,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在瓜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中后期为重。甜瓜、黄瓜、西葫芦、南瓜、瓠瓜最易感病,西瓜、冬瓜次之,丝瓜表现抗病。     此病主要侵染叶片、叶柄;茎蔓也可受害,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白色粉状小霉点,不久逐渐扩大成一片白粉层即病菌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袍子,以后蔓延到叶背、叶柄和蔓上、嫩果实上。后期白粉层变灰白色,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成黑色,即病菌有性世代的闭囊壳,病叶枯焦发脆,致使果实早期生长缓慢。  

  

甜瓜白粉病以有性世代的闭囊壳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温室植株上越冬。田间发病靠产生的分生孢于借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分生孢子在IO℃内都能萌发,而以20-25℃为最适。灌水过多,排水通风不良以及闷热,病势发展快,病情严重。  

 [防治方法]    应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及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1.农业防治:田间应注意加强水肥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施用有机肥,氮、磷、钾复合肥,保持植株通风好。及时整枝打杈,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减轻第二年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调查发病中心,植株发病初期及早喷药,控制病源蔓延。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0倍液,相隔15-20天喷1次,防治效果显著。或用50%硫磺悬浮剂-倍液,30%敌菌酮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多硫磷0倍液,每隔7-10天喷l次,每平方米喷药液60千克左右

润裕团队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com/xgcf/74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