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甜瓜樱桃大馒头hellip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乡约青岛最美春光”美丽乡村打卡地综合评选活动中,涌现出一批非常“拼”的乡村振兴带头人,他们,有的是种蓝莓起家,有的是种甜瓜起家,还有的是从不起眼的大馒头、樱桃带头致富一方。他们说,哪有什么致富秘籍,凭的就是一股子拼劲。
今天让我们走进4位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看看他们如何带领群众发展农业以及新型乡村休闲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他们,为了理想辛勤耕耘。他们,为了责任无悔奉献。他们,以铿锵之姿绽放美好。我们一起致敬,每一个闪闪发光的Ta!
01
董辉:「蓝莓公主」的带头致富路
十五年前,她在一片空地上随手种了一片蓝莓以供观赏。三年后,经过论证考察她毅然带领团队将企业正式转型为蓝莓产业,全力打造蓝莓“种植+生产+研发+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她就是青岛慧海实业集团董事长董辉。如同她所一直研究的蓝莓酒,现实中的董辉干练中透着一股优雅气质。
“企业转型发展蓝莓产业,纯属无心插柳。”同时机缘巧合,她偶然见到了过去从未见过的蓝莓花,一朵朵洁白如玉的花朵恰似一盏盏明灯,照亮了董辉心目中对自然之美的憧憬,继而找来相关农业专家论证后,就种上了蓝莓。年,董辉成立了青岛慧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蓝莓产业种植。年,成立了青岛紫斐蓝莓研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蓝莓产业科技研发与产品深加工。年,为迎合市场需求,增加产能,扩大生产规模,成立了青岛紫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地把蓝莓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以产、学、研相结合,向广大农村农民推广蓝莓种植技术,带动四百多名农村人从事蓝莓生产,充分发挥了科研、生产、培训、示范、辐射、增收、就业和扶助等作用。
此外她还引领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周边位贫困留守妇女再就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妇女在参与现代农业发展中致富增收。
02
左杰:潜心摸索出“马连庄模式”
年4月,左杰调任莱西市马连庄镇党委书记,他发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在土地上做好文章,但是农村土地不能乱,土地一乱,地动山摇,农村必乱,必须通过国有公司实现党对农村土地的掌控,防止土地变相流失。
秉承着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农村土地一分不能荒的目标,左杰深入一线走访调研,与群众交流座谈,发现马连庄作为一个瓜果之乡,设施农业发达,但是相当部分的低效旱播田面临流转价格低、生产效益差、社会工商资本进入难、村集体参与积极性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随着村庄空心化、老龄化日益加重,甚至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亟需政府对低效旱播田统一流转,进行土地整理改造。
沉甸甸的调研结果压在左杰心头久久不能散去,面对这些问题,他积极争取莱西市委改革试点,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所有权“三权分置”入手,提出在流转过程中所有权收益办法(村集体所有权流转收益为农民承包权流转收益的20%),建立了“镇农业公司+村集体+农户+经营主体”“四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农民、集体和企业增收,统管兼顾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利益,保障了农村长治久安和党对农村土地的全面掌控。
年以来,马连庄镇通过新模式流转土地3万多亩,建设规模园区20个,引进金银花等项目16个,为村集体增收多万元,农户增收多万元。马连庄土地流转改革的成功,被莱西市委批示推广,从年开始全市各镇学习推广土地流转“马连庄模式”,两年内新增规模流转土地17万亩。
03
孙玉祥:一颗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
每年5月,城阳山色峪都会举办樱桃山会,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大大提升了这里的知名度,也让山坳坳里的山色峪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了闻名遐迩的乡村旅游特色村。不过,早在多年前城阳夏庄街道上山色峪社区党支部书记孙玉祥就清醒地看到仅仅依靠樱桃采摘是不够的。
“整个山色峪片区既是水源保护地、自然资源保护区,又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所以国家对整个片区的种植、开发、建设等控制是比较严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只靠一个樱桃产业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樱桃只有一季,而且花期及樱桃果上市销售时间很短,所以我们必须开动思路,继续在林业、养殖业以及休闲产业上做文章,做品牌,才有出路。”
近几年,他紧跟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步伐,聚焦社区各方面建设,以打造品质、活力、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为目标,提出了“五抓手”聚力,奏响新时代乡村振兴进行曲这一口号。
在做强“樱桃文章”的基础上,引入了蓝莓、猕猴桃等水果及黄芪、防风、五倍子、东北老虎牙、刺五加等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项目和中华蜜蜂养殖项目,不断丰富了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延长了社区产业链。
在他的带领下,社区成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陆续开发了大桃行景区.小桃行景区和卧牛山景区三个景区,开发了垛石头、苍鹰崮、磨眼石、葫芦峪桃行亭等旅游景点并打造了“上山色峪村使馆”和不断完善社区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为社区今后文旅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4
何安强:让“王哥庄大馒头”走向全国
又香又大的馒头,是每一个来到崂山的人必须品尝的主食。鲜嫩松软的大馒头冒着腾腾热气,纯粹的麦香冲破面皮直击心灵深处,充满元气的自然之味绽放在味蕾,弥漫在舌尖。
青岛鼎盛香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安强就是地地道道的崂山人,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就从祖辈传下来的大馒头着手,不断做精,研发大馒头蒸制技术,研发生产王哥庄大馒头特色产品。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生产、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公司注册品牌“鼎盛香王哥庄”大馒头,带动下岗员工及妇女50余人就业,获评为崂山区乡村之星。
作为王哥庄大馒头产业的龙头企业,何安强深感社会责任的重大,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王哥庄当地20余家大馒头生产厂家,统一标准化,将大馒头走向全国市场。
年新冠疫情爆发,何安强第一时间向王哥庄30多个社区,捐助消毒液1万瓶,口罩1万个,用于社区工作人员使用。年1月,何安强给王哥庄街道20名贫困户送去春节前的祝福与问候。此外他已连续多年去探望“同行之家特殊儿童发展中心”里面的残疾、智障儿童,给他们送去温暖。
撰稿/编辑:孙静芳
图片均由上述受访者提供
美丽乡村欢迎您!更多乡村振兴带头人的致富故事请戳“乡约青岛最美春光”美丽乡村打卡地评选活动快为您心仪的乡村打卡地及带头人投票吧聚力文化旅游聚焦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扫码添加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