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斑多时叶片皱缩
3.绵疫病 主要为害未成熟的果实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现出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有少许白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深褐,皮下果肉也变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染病,上面长出水浸状大型褪绿斑,慢慢腐烂,有的可见同心轮纹
一、主要症状
三、综合防治
人参果(香瓜茄)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钼、钙、锌、铁、硼等,既可作为水果食用,又可作为高档蔬菜,还可进行深加工近几年来,我市的人参果栽培有了很大发展,但不久即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为此,我们对保护地栽培人参果的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3年的研究,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二、发病规律
3.绵疫病 由鞭毛菌亚门真菌引起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借雨水反溅到近地面果实上,病菌萌发产生芽管,从果皮侵入发病,然后病部长出菌丝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通过雨水及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发育温限为8~38℃,30℃最适相对湿度大于95%,菌丝发育良好7~8月高温多雨季节或低洼、土质粘重地块发病重
1.疫病 主要为害叶子和果实,也侵染茎部叶片上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出现暗绿或灰绿色大型不规则水渍状病斑,然后很快变暗褐色;潮湿时在病菌斑边缘与健部交界处常有一圈浓霜状白霉,病斑扩展服燕尾服相连,全叶迅速干枯或腐烂;干旱时,病部呈黑褐色茎部受害后形成暗褐色条斑,后变黑色稍凹陷,潮湿病斑边缘白霉层较显著,严重时病斑扩大,组织腐烂,易弯折果实最初在果面产生大而不规则、水渍状污斑,暗绿色,不久,病斑中央呈黑褐色,四周颜色渐变浅,无明显边缘病斑渐扩大,质地挺实,一般无轮纹在非常潮湿时或病果落地后病部表面产生大量白霉
2.药剂防治 对疫病和绵疫病可选用40%乙磷铝200~400倍液、25%甲霜灵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6~8天喷1次,兼顾地面对叶霉、灰霉病可选用60%防霉宝600倍液,50%速克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施,共喷2~3次对棚室栽培的,还可选用速克灵烟剂、万霉灵粉剂等,也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2.叶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和果实病叶初为黄色或浅绿色病斑,背面产生较厚的灰白色霉,后渐变为紫灰色或黑褐色病斑多时叶片皱缩,卷曲以至干枯一般下部叶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病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嫩叶和果柄症状也类似,引起花瓣凋萎或幼果脱落果实上常使蒂部产生近圆形的硬化凹陷斑
4.灰霉病 幼苗受害时,叶片和叶柄上产生水浸状腐烂,后干枯,表面生灰霉严重时扩展到幼茎,产生灰黑色病斑后腐烂,产生黑色霉而折断,造成大量死苗成株期受害,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的大型灰褐色病斑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时病斑灰白色,隐约可见轮纹花和果实,病部呈水浸状灰白色,最后果实腐烂一般病果不脱落,相互间可以传染
1.农业防治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起垄栽培,可用地膜覆盖以防止雨水溅起病菌,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抗病力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大棚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等深埋或烧毁
4.灰霉病 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植株发病后,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借风力、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由伤口或表皮直接穿透侵入寄主,病菌在2~31℃的温度范围内均可发育,以20~23℃发育最好;相对湿度在95%以上发育也好在冬春日光大棚里,由于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结果期间,棚内茎叶茂密,土壤湿度大因此容易发病
1.疫病 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引起以菌丝体或卵孢子随种苗传播,借雨水溅射到近地面的果实或叶片上形成初侵染,继之,病原菌形成孢子囊,借风、雨或流水传播一般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低温、阴雨、湿度大、露水大、早晨或夜间多雾情况下易于发病当较长时间相对湿度在85%以上,气温在25℃时极易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生长茂密、田间湿度大的地块发病早而重,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或土壤贫瘠,植株衰弱,也易发病
2.叶霉病 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在温室大棚中常见,露地极轻微病菌从叶背的气孔侵入,在细胞间隙蔓延病菌发病适温20~25℃,在高湿时发病严重,温室、大棚若通风不畅,植株茂密,浇水后往往容易大发生病菌也能侵入花梗,直人子房,潜伏在种皮上进行为害
摘要:人参果(香瓜茄)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如硒、钼、钙、锌、铁、硼等,既可作为水果食用,又可作为高档蔬菜,还可进行深加工近几年来,
白癜风症状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