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转行做殡葬,27岁裸辞去北漂你也有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1127/4525518.html

这是新世相的第篇文章

先问一个问题:

当你发现自己的追求不被别人所理解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比如父母不理解你为什么不肯回家结婚生孩子;

朋友不理解你为什么工作拼到没空谈恋爱;

同事不理解你干嘛上班上得好好的,突然辞了职拿着所有积蓄去留学;

……

最开始,你可能会苦闷、烦躁、解释、甚至争吵。

但渐渐地,你开始不再解释,也不再为之痛苦。

你会发现,成长是一个逐渐接受自己不被理解的过程。

甚至你也可能会意识到,只有在感到不被理解的时候,你才真正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生活着的人。

同事林小四,27岁从一个6线城市(山西榆次)跑来北漂。

在这之前,她在老家当老师,赚着块一个月的工资(这在当地过日子绰绰有余),早就全款买了自己的房子。

朋友找她合作开培训学校,她拒绝了,跑到北京来找了份新媒体的工作。身边的朋友都说她,你傻不傻!你想清楚!你有病吧!

“我心里时常隐隐不甘,看到北上广的朋友晒半夜加班,我就很羡慕他们为自己打拼的状态。”

你可能会说,你来拼一拼,就知道有多痛苦了。

她确实知道。来了之后,她说自己根本都来不及叫苦——

老家的房子平,来北京住的第一间房是八人间的地下室;找工作也难到超出自己的想象;最孤独的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但两年过去了,她还在北京。早就不再理会那些问她何必、劝她回去的家乡人。

她说,这里的机会,在老家根本想象不到。在老家,人们常说她“你都27了”,来北京后,听到的更多是“你才27啊”。

每次和过去的朋友聊天,说到加班工作很忙,他们就会问,真是要钱不要命,怎么能受得了工作挤压自己的生活?

还会问,有没有想过找个北京的男朋友?

她说:“不加班的工作和结婚生子的日子,那些都很好,只是我不想要。”

感到不被理解的时候,其实也是你最能看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

还有一种不被理解的人可能更痛苦,就是那种坚持了很久却失败了的人。

有人在梦想的电竞领域努力了10年,最后俱乐部破产了。

有人等爱的人8年,他还是跟别人结婚了。

他们坚持了,却落空了。有人长久地试错,终于发现有些事无法得偿所愿;有的人发现等待自己的是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

所以,那些最终失败的事情值得我们大量付出吗?

那些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人,很傻吗?

昨天我请多位读者在北京一起看了纪录片《燃点》,讲的是中国创业者的故事。

不出我所料,大家对片中的农村男孩安传东有挺大的争议。在很多人眼里,他是这样一个人——

底层青年,唯一的出路是读书考学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或者创业改变命运。他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就决定自己创业。

但他在创业路上显得很“没经验”、“不靠谱”。短短3年,换了两个方向。

搞不清楚自己公司的问题出在哪儿。

跟投资界的前辈聊起来,也支支吾吾说不太清楚自己的项目。结果被直接否定了这个项目的逻辑。

最终干不下去了,不得不关闭公司。借他爸的钱发了工资。

但他还是不死心,不认命:

“我要是认了这个命,那我索性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一些。

我可以心变得很宽很大,我可以包容很多委屈。

态度没有去坚持下去的话,我觉得都违背了自己初衷。”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有“自欺欺人”的嫌疑,很难成功。

但,与其说他是执着地想要成功,不如说他是执着地想要以这样的方式活着:

跟自己较劲,在战胜沮丧和软弱的过程中,把自己往前再逼几步。

我想起一个同样在创业的读者

Lin的一段留言:

“生活对每个人又平等又残酷,它总会让你看到一丝希望,但当你鼓起勇气伸手去抓的时候,又消失殆尽,始终在挑逗你不要放弃挣扎。

但我坚持相信我只有经历比同龄人更多的事,承受更多痛苦和不理解,我才能距离我想要生活更近一步。”

有更一大群人是像安传东这样的,渴望借着时代的浪潮,博一种可能,想改变命运。

不一定是创业。对有些人来说,光是在大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已经是胜利了。

我见过一个同样从农村来北京打拼的读者

司徒空。他29岁,之前在甘肃的农村老家耕地种香瓜。

来北京后,他跟朋友一起做过电商卖羊绒围巾、丝巾,后来又想着做互联网创业卖香瓜,招个插画师,把香瓜搞得年轻时尚点。

结果住在地下室,又赶上下雨,十几箱瓜全都发霉了。没什么收入,还欠了些钱。

但司徒空坚信靠自己的努力,能在大城市找到归属。

他身上有一种不容易被理解的乐观和雄心,听着像白日梦,也有怀疑,担心一切真的都是痴心妄想。

每次打电话,他妈都劝他回老家找媳妇:“鸡窝里是出不来凤凰的,你整天想这个那个,就不能安安稳稳吗?”

他从来不肯回去:

“我家一穷二白,出门除了放羊,啥都没有。整个家族都在催我结婚,觉得我29岁太老了。

我去化工厂上过班,打泥浆,你想一下水泥溅到脸上那个感觉?

如果在这儿活一辈子,宁愿直接死掉。”

韩寒的《独唱团》里有幅漫画:刚开始以为是个超人,飞天入地,结果镜头不断缩小,超人其实是只苍蝇。再缩小,苍蝇就在玻璃瓶里装着。再缩小,瓶子在垃圾站的墙上。再远一点,这个垃圾站就在城市的边缘。

司徒空说,自己可能是超人,也可能最终发现自己只是只苍蝇。

“但我觉得有些东西是会穿透这些玻璃啊,笼子的。会穿越阶层,会跨越很多东西。

毕竟从前那些工厂啊,种地啊,我摆脱了自己想摆脱的。”

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执念,也没人能给他答案,但他让我们知道了,活在一堆“不可能”之中,却仍旧雄心不死,是种什么感觉:

“社会不公平其实也很公平,只要努力就能争取。

很多人说这是自我暗示的力量吧,但没这种力量的话,不就是任人宰割了吗?”

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因为个人的渴望,为一件难度很大、概率很小的事全力以赴。却不被身边的人所理解。

如果有的话,你应该能理解他们的感受。

读者

王鱼大学毕业后考公务员失败,转而去当了一年甜品师。但一年后,她依然决定辞职去做殡葬师——

高中时她就对这个职业感兴趣了,但当时她妈妈说,如果选这个职业,就跟她断绝关系。

甜品店的老板也是个创业的90后,共事一年后,王鱼决定迈出自己那一步。

做这一行不能主动和别人握手(有些人会觉得晦气),不能主动参加别人婚礼,不能和别人说再见。

有个亲戚甚至觉得她精神有问题。她爸爸有次特别跟她打你过年别乱去别人家拜年。

但她还是选择了这份工作:

“我们都喜欢在舒适区待着,这样久了总觉得,自己年轻,好像什么都没做。

看到那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的人儿,他们身上总是发着光的。

突然就有了一种危机感,因为自己的害怕,怕30岁回想起来没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怕自己辜负了什么,错过了什么,害怕自己没有好好对待生活。”

所以,如果你正在为自己想做的某件事而用尽全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理解和支持,不要太过丧气。

感到孤独的时候,很可能你正走在自己想走的路上。

最后,我还想再推荐你们买票去看看《燃点》这部纪实电影。你可以扫描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com/xgjjm/76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