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抚顺之萝卜坎炼铁炉

 

提到坐落于抚顺东部的碾盘乡萝卜坎村,人们就会想到萝卜坎的香瓜。萝卜坎的香瓜确实好吃,又香又甜又脆。萝卜坎香瓜早已是抚顺本地的名牌,不仅注册了商标,每年还在萝卜坎村举办香瓜节,远近闻名,香飘万里。

其实,萝卜坎除了香瓜还有个炼铁炉遗址。那是上世纪大跃进年代的产物,保存到今天也算是文物,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萝卜坎炼铁炉

萝卜坎炼铁炉有两座,相距大约30米左右。两座炼铁炉的大小规格应该是一样的,目测高十几米,直径五六米左右。底部有六个炉门,红砖砌筑,一望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

炼铁炉上的大喇叭

目前,南边的炼铁炉保存较好,比较整洁,只是周边被菜地和房屋包围,难以接近。北面的炼铁炉呈开放状态,炉内满是垃圾,破损相对比较严重。不过,村里在这台炉顶安放了几只大喇叭,也算是物尽其用。

炼铁炉附属建筑

炼铁炉附近还有一座高高的烟囱和一些残破的红砖建筑,看起来都像是建于那个年代的,可能是炼铁炉的附属建筑。

炼铁炉内部

炼铁炉顾名思义,是炼铁用的,肯定不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可是,抚顺就有全国闻名的抚顺钢厂,为何偏要在这小村子里筑炉炼铁?

北面的炼铁炉

说来话长,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神州大地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农业战线喜报频飞,工业战线也不甘落后,以钢产量翻番作为大跃进最重要指标,拉开大炼钢铁的序幕。全国各地纷纷土法上马,各显神通,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成了大炼钢铁的战场。萝卜坎村炼铁炉就诞生在如火如荼的年。

大跃进旧照

作家余华在他的小说《活着》中就描述了主人公福贵在大炼钢铁中的一段经历,那可真是个火红的年代。

电影《活着》剧照

时光荏苒,转眼六七十年过去了,那段大跃进的历史早已尘封,但不可忘却,或许这也是萝卜坎炼铁炉没有被拆除而是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的初衷。

时代的记忆

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标志性建筑,矗立在萝卜坎村的两座炼铁炉有着深深的历史印记。后人只有铭记前人探索的艰辛与曲折,才会领悟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下次再路过萝卜坎村的时候,别光想着吃香瓜,也去路边的这个炼铁炉遗址看看。品味品味历史,手里的香瓜或许会更有滋味。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com/xgjjm/79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