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今年的立秋时间为:
年8月7日09:52:58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生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秋老虎”来了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它是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立秋风俗
晒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每到立秋时,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此时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
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一料玉米要搬四次:头茬、二茬、三茬、捞空茬。妇女、老人、十来岁的小孩,他们手提竹笼,一排接一排,一株接一株,挨着个儿去搬。
头茬先搬已经成熟了的玉米穗,未成熟的玉米穗,留下来二茬再去搬。二茬、三茬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搬。最后捞空茬,把剩余的玉米穗,不管老嫩、一齐搬回家中。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秋田娱乐
秋天,特别是秋忙前后,农事虽忙,秋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但忙中也有乐趣,常见一些青年人和十余岁的孩子,在包谷、谷子、糜子生长起来以后,特别是包谷长成一人高,初结穗儿的时候,田间里正是他们玩耍、做戏的场所。
他们把嫩包谷穗搬下来,在地下挖一孔土窑,留上烟囱,就是一个天然的土灶,然后把嫩包谷穗放进去,到处拾柴禾,包谷顶花就是很好的燃料,加火去烧。一会儿一全窑的包谷穗全被烧熟了,丰硕的包谷宴就在田间举行。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为“咬秋”,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立秋养生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之后,要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遇到伤感之事应主动排解。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气更凉爽后建议加强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运行、疏导肺气。
立秋后,在饮食上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增酸”,苹果、葡萄等酸味水果要多吃,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文章来源:古典书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
回复“国学”,每天送您一份优雅心情!
白癜风初期治疗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