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调研报告四关于中小学思政课
关于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构建的专题调研
调研者:张新勇
一、调研背景
为了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我区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自5月份中小学全面复课以来,我区教育局、区教研室深入全区各中小学就疫情期间、学校复课以来思政课教育教学教研情况以及思政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二、调研目的
为全面了解我区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现状、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工作落实以及师生对线上线下教学的认知、学校在思政课建设和课程资源整合方面的基本情况,切实构建适合我区特点的思政课课程,确保我区思政课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抓住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扎实落实课程目标、传递党的声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
三、调研方式
(一)深入思政课堂了解思政课教学真实情况;
(二)召开校长、教师座谈会;
(三)问卷调查等。
四、调研内容
(一)疫情期间思政课教育情况;
(二)影响学校思政课程的根本性因素;
(三)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情况;
(四)课程整合及资源利用情况。
五、调研情况
(一)疫情期间思政课教育情况。
1.基本情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区中小学能够积极响应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关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总体部署,全面安排、分工协调,责任到人,目标明确,从动员师生参与、搭建线上教学平台,网络设备调试使用、备课录课、名师资源共享、教学教研、疫情资源的利用、心理辅导、在线质量检测、非常规教学组织及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呈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面对诸如疫情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师能从危机中找到化“危”为“机”路径和办法。个别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够;个别教师对疫情这一客观而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利用不够;教学教研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提高和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不够,难以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实现线上线下的知识构建和学习。
3.应对策略
第一,从学校层面来讲。要充分利用好此次疫情带来的教育机遇,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环境下的教育思维(非常规思维)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第二,从教师层面。要引导和鼓励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课教学教研工作,充分利用好疫情资源开展有效的教育,把疫情期间所展现的难得的教育契机利用好。今后要持续做到:(1)要挖掘防疫全素材。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此次疫情涌现出一个个真实而催人泪下的故事,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爱国,关于制度,关于精神等等。疫情防控工作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案例和素材,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作为,用好抗击疫情这个教材,紧贴时代主题,聚焦社会热点,回答学生关切,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把思想引导、知识引导、心理引导、舆论引导落到实处,满足这段特殊时期学生的需求和期待,以价值指引铸魂育人。(2)要开展舆论引导。一方面,教会学生看主流,从战疫故事中找到震撼人心的力量,让学生体民情、察民意、知民心,传播中国制度、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凝聚力量、成风化人。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会辨别,在融媒体海量信息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热点辨析、疫情对话等活动,让学生不信谣、不传谣,认识到党和政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措施成效,特别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