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巴彦淖尔来巴彦淖尔,你能沐浴到这
巴彦淖尔城市形象宣传系列融媒作品“这就是巴彦淖尔”正式上线。这一系列融媒作品,立足把内蒙古形象立起来的职责使命,从9个不同视角大力推介巴彦淖尔的“好山好水、好人好事、好产好业”,以高颜值、高品质、大格局、大情怀讲述新时代的巴彦淖尔故事,让世人重新认识黄河“几”字弯顶端的这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希望之城。
今天,我们推出第五篇——
风景如画,瓜果飘香很多第一次来巴彦淖尔的游人总会说这是一个让人“豁然开朗”的地方(摄影
宝玉)
微风吹起阵阵麦浪向日葵似金色的海洋没有江南的小桥水巷却多了一点儿明媚阳光巴彦淖尔,被阳光所眷顾在这里,你甚至能找到4种阳光巴彦淖尔,颇受大自然的宠爱北纬40度的地理位置让巴彦淖尔恰好找到了光与热的最佳结合点(制图杨岚凯)北有阴山阻挡了来自蒙古高原南下的冷空气南有鄂尔多斯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湿气造成了云雨少、温度高的气候为它带来了更多的光照资源(制图
杨岚凯)巴彦淖尔,年均日照时数达到了~小时这个数字在传说要晒“死”人的西藏拉萨是小时在号称阳光充足的华北平原是小时而在同样拥有多万亩水浇地的四川都江堰灌区则只有小时出头▼
(制图
杨岚凯)
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造就了巴彦淖尔的丰饶也造就了能温暖万千“吃货”的第二种“阳光”——金色的物产与美食(摄影
马瑞平)
来到巴彦淖尔当你漫步于田野之间会惊奇地发现不光头顶是温暖的太阳脚下也处处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摄影
越扬)
万亩向日葵汇聚成无垠的金色葵海田垄相接,花海延绵花盘里静待孕育的葵花籽是农民精心抚育的结晶籽粒硕大、颗颗饱满、产量丰盛这是大自然为农人带来的金色馈赠(摄影
张蒙)
种在冰上,收在火上河套小麦翻滚着金色的麦浪血液里流淌着黄河的奔放和阴山的壮美(摄影高明志)千锤百炼始得金得益于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河套小麦不论是蛋白质含量面筋质含量还是粉质指标拉伸指标、沉降值五项衡量面粉品质的指标都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地区的小麦“五项全能冠军”使它成为优质小麦的代名词
(摄影
张桂林)
河套大地上西瓜、香瓜、甜瓜、蜜瓜个个香甜可口令人唇齿流香回味无穷(摄影
高晓龙)
充足的光照再加上昼夜温差大的气温条件和排水性良好的沙土让河套“瓜界代表”有着“天下第一瓜”之称的华莱士含糖量超过16度一口吃下去宛如饮下金色的蜜糖(摄影
高晓龙)
来到巴彦淖尔你的幸福不仅源于你的胃更源于你的眼这就是巴彦淖尔的第三种“阳光”——金色的风景乌兰布和沙漠沙海漫漫连绵起伏的沙丘随风舞动的砂砾汇成一幅金色的画卷(摄影
李海涛)
胡杨林秋日正艳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一棵棵胡杨饱含了岁月的风霜每一寸纹理都贮满了经年的阳光(摄影
杨学仁)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尤其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的金色更是迷醉人的双眼(摄影
罗跃忠)
北纬40度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黄金种植带可遗憾的是,这一黄金种植带上由于气候等种种原因造成河流湖泊少而沙漠戈壁多的现象虽有阳光灿烂却少有大片耕地
(摄影
包长青)
而河套平原却是一个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第四种“阳光”——巴彦淖尔治水精神迸发出的精神之光打开河套灌区图引黄灌溉的总干渠和用来排水降盐的总排干赫然映入眼帘它们给予了
八百里河套
超过万亩土地无尽的生命力
可谁能想到
新中国成立前
黄河水“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
的景象还随处可见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河套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用双手向浩荡的黄河发起了挑战年至年在一声声浑厚的劳动号子中3万河套儿女顶着天寒地冻靠着锹挖肩挑开挖出公里的总干渠总干渠竣工通水后河套灌区土地灌溉面积由多万亩逐年增加到多万亩旱涝保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河套灌区因此成为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年
15万河套儿女
浩浩荡荡地奔向了
疏通总排干的工地
尽管天寒地冻
但人们热情高涨
仅用了2个多月
便完成了多万立方米土方任务
总排干的疏通
解决了灌区排水难、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为河套灌区永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摄影杨文致)农以水为利,水以渠为先风雨数十载,弹指一挥间如今当我们再次凝视创造了奇迹并成就了河套灌区的这两条命脉时巴彦淖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以全新的姿态阔步迈向未来(摄影
徐自宏)巴彦淖尔天空的阳光带给了大地温暖巴彦淖尔美食的光芒填满了吃货的胃巴彦淖尔美景的光芒迷醉了游人的眼巴彦淖尔治水精神的光芒震撼了人们的心(摄影
齐鸿雁)巴彦淖尔的四种阳光是取之不尽的金山和宝藏欢迎来到巴彦淖尔共同沐浴这金色的希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策划:王剑高杰
文字:杨雅康贾君莲其乐格尔白鑫鑫武文杰
图片: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巴彦淖尔日报社签约摄影师
海报制作、制图:其乐格尔
制作:杨雅康其乐格尔
编辑:杨雅康校对:乔鸿
监审:常尚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