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铁血执法队连载之十一,十二
李俊根,笔名犁耕,定襄宏道南街人,年生,本科,山西师大汉语言专业毕业,现供职于定襄县教师进修校。自年在《五台山》杂志发表中篇小说《抉择》以来,累计在全国各地杂志发表小说、散文等30余万字作品。01年,正值日本政府将钓鱼岛收归国有,中国政府及人民群情激愤之际,潜心创作余万字长篇历史军事小说《抗日铁血执法队》。此作品后被《逐浪》文学网刊登,作者也被《逐浪》文学网授权为A级签约作家。作品在《逐浪》文学网发表后,受到网民大力追捧,至作品完结,其点击数接近50万次。
《抗日铁血执法队》以崞县(今原平市)中泥河人,第二战区执法总监张培梅为原型,以第二战区执法队督战天镇、平型关、崞县、原平、忻口、太原、晋西为切入点,全面真实地介绍晋绥军在抗战初期的热血抗日。作品以历史事件为经,以各色人物交锋为纬,将那段发生在三晋大地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凡是晋绥军有名的军政人物,如阎锡山、赵戴文、张培梅、傅作义、陈长捷、王靖国、李服膺、梁化之等,以及中央军系统的卫立煌、刘茂恩、郝梦龄等人物,共产党八路军方面有周恩来、彭雪枫等,国共三方共同演绎一曲全民抗日战歌。
本平台经李先生授权,从即日起将连载《抗日铁血执法队》,欢迎大家 坚守罗家山阵地的45团前沿阵地的一营二连打退了日军的第一次进攻,战士们在连长的嗔骂声中赶紧补修工事,正在这时,只听得一阵“咻咻咻”的声音破空传来,高宝存马上变了脸,大喊一声“卧倒。”久经战事的老兵们也明白了是咋回事,立马躲在战壕里匆匆修筑的放空洞里张大嘴巴,用手捂住耳朵,只有新兵蛋子茫然不知所措,就在这一愣神的工夫,日军的大口径炮弹就落在了阵地前,霎时,铺天盖地的炮弹就在阵地上爆炸开来,腾起的碎石、泥块、人的肢体在阵阵爆炸声中上下飞舞,犹如一个魔鬼在玩弄着世间的残忍。 这次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炮声停止后,阵地上没有一个活物存在,只有燃烧的火苗在“噼里啪啦”地响着。原本一条半人多高的战壕此时也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七扭八歪的不成样子。过了好一会儿,高保存脑袋昏昏沉沉地才从土里爬出来,等神志清醒了几分,眼见阵地上只有摇摇晃晃站着的几个人,心里一急,便直着嗓子大吼起来:“能喘气的他妈的给老子滚出来。”连喊几句,才见有不少人慢慢从土里拱出来。众人相互之间一看,彼此都像是刚从墓穴里爬出来的盗墓贼一样,根本看不出眉眼来。 “看土里有没有活的。”高保存见众人发愣,大喊一声,眼见有些人痴痴怔怔,明白是被炮火震聋了耳朵,便亲自动手,在怀疑有人的地方刨起来,众人这才明白连长的意思,个个动手,一阵疯刨,到最后,总算刨出了不少重伤或死亡的战士。经过清点人数,高保存心里大吃一惊,三个排长有两个阵亡,一个重伤,全连战士阵亡13人,重伤5人,轻伤9人,总计减员三分之一多,这才跟日本人一个照面就成了这样,接下来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严重情况呢。 还未等战士们喘息多长时间,远处的日军又在指挥官凶悍的催促下像魔鬼一样进攻了。 “准备战斗。”高保存下达了作战命令。 战士们纷纷就近趴在弹坑里,此时,原本有些惧怕战争的年轻战士仿佛变得成熟起来,想想也是,前一刻钟还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战友,后一刻钟便烟消云散了,此时,心里除了仇恨还会有什么?现在,魔鬼就在眼前,只有把魔鬼请进地狱,世上才会清静,好人才会平安。 这次日军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隔着几百米,机枪手就为进攻的日军提供掩护,尤其是九二重机枪,“嘎嘎嘎”地响个不停。 等日军进入了八十米以内,高保存举起手里的驳壳枪,瞄准了一个拿刀的指挥官,“呯”,枪弹出膛,那个指挥官应声倒地。 枪声就是命令,二连的阵地上又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虽然提供火力的重机枪没有了,但四五挺捷克轻机枪仍然吐露着火舌,收割着日军的性命。连里几个班长手里的汤姆逊冲锋枪也不失时机地发言。说到汤姆逊冲锋枪,就不得不说到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太原兵工厂是当时中国三大兵工厂,除了张学良的沈阳兵工厂和蒋介石的汉阳兵工厂外,就数太原兵工厂规模大了。早在中原大战之前,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就仿制出了汤姆逊冲锋枪,阎锡山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把每支部队的班长都配备了此枪,这在当时的军阀队伍中是蝎子的尾巴——独(毒)一份。汤姆逊冲锋枪在中原大战中大显身手,把蒋介石的中央军打得叫苦连天,以至于中央军一见阎锡山的部队就有点怯场。鬼子没想到对面阵地上的晋绥军火力仍然这么强大,那些手持三八大盖的日军一边奔跑一边拉枪栓射击,远没有晋绥军的火力密集,郁闷极了,但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支撑着他们,尽管不断有人倒下,还是悍不畏死地冲近了阵地。 “手榴弹准备。”高保存一见日军马上就要冲进了阵地,忙吼。 战士们手中的手榴弹延时三秒,在鬼子上空凌空爆炸,当然,这么近的距离。日军的香瓜手榴弹也不可避免地扔进了己方阵地,不断有战士被炸得四处飞舞。 进攻的日军没想到晋绥军的弹雨这么密集,仍然跟上次一样败退了下去。 处在罗家山阵地前沿的一营二连一整天以自身伤亡八十余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的四次进攻,到傍晚时分,双方都疲惫不堪罢战休息。 日军铃木旅团指挥部,旅团长铃木“八格,八格”地骂个不停,底下的三个大队长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这时,一个情报官走过来对着铃木说:“旅团长阁下,据天镇县城可靠情报,据守罗家山、李家山的支那晋绥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晋绥军背后有一支神秘的执法队存在。他们的指挥官是张培梅中将。” “张培梅,吆西。”铃木嘴里念叨了好几次张培梅的名字。 乘着夜色,二连的战士在连长的带领下加紧抢修工事,电话线也重新架起来。高保存把伤员运送下去后,对部队重新进行了整合,原来的三个排变成两个,一排长由原来的一班长葛大壮担任,人数30人,二排长由原来的三班长李万全担任,人数31人,算上连长、通讯员、卫生员,全连共64人,紧缺的弹药也从营部领取。 半夜里,团长李在溪在营长的陪同下过来慰问。 李在溪在刚修好的放空洞里就着昏黄的灯光见一脸硝烟的高保存神情虽疲惫不堪,但精神头还是足的,心下欣慰,赞赏地说:“高连长,今天你们打得好,打出了咱晋绥军的威名,我已上报旅长,给你们二连请功。有什么困难吗?” 高保存思索了一下,说:“报告团长,别的没有,就是鬼子的炮火厉害,明天能不能支援一下。” “咱就这点家底,你也知道,不到万不得已,老子不想动用。明天万一支撑不住,你通知一下炮连,给狗日的鬼子加点料。” “那能不能给我们增加点人手啊,我们只有六十多人了。”高保存忧心忡忡地说。 “你问你们营长,”李在溪把皮球踢给了一营长。 “人一个也没有,其他的连队跟你们一样,打得都很惨烈。你们要做好艰苦的准备。”一营长回绝道。 见向营长要不来补充兵力,也就断了念想,知道上级也非常艰难,索性不再想补充的事。 后来,几个人谈到了明天的战斗,都担心鬼子的飞机和坦克,今天没出现,不代表明天不会出现。又谈到军长坚守三日的命令,不知道能不能坚守到期。 李在溪见众人都有点担心,故作豪气地说:“一定能,今天不就坚持下来了吗?咱们不能丢阵地呀,丢了别的不说,光阵地后面张培梅的执法队就过不了关。听说来此的是张培梅的得力干将常如海,此人心狠手辣,早年在洪洞跟随张培梅期间就杀了不少人,人称索命无常。” 众人一听是常如海在督战,心下凉了半截,知道这个索命无常得了张培梅的真传,杀伐果断,不出手便已,一出手必取人性命。又一想,只要是张培梅的人来都一样,那个阎百胜人称拘魂阎王,更是难缠。再一想,张培梅来了那就更要人命了,这个黑头张,活像个铁面无私的包公。众人议论纷纷,中心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老实实地卖命,运气好,是老天开眼,运气不好,是上辈子做了啥亏心事了,要我们早早投胎。 在天镇县城一线指挥部里,忙碌的参谋、话务人员及秘书整理着一天来的战况。各阵地汇报来的情报显示,只一天工夫,师就损失了近五百人,有些阵地甚至被日军攻占,后虽派人收复,但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45团一营二连在连长高保存的指挥下,阵地始终掌握在自己人手里,13旅上报要通报嘉奖,指挥部决定乘着这个机会好好树立一个典型。 李服膺指示李俊功要将高保存的军衔由中尉提升为上尉,待战后一并奖赏,并将嘉奖令通报全军。 这一天,防守盘山阵地的团相安无事,就连指挥部也不明所以。
抗日铁血执法队第十二章坚守三日3? 第二天,又是一个艳阳天。早晨,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了整个罗家山阵地,给罗家山披上了一层虚假的玄幻的金色,每个人披上这样一层金色似乎有一种生逢盛世的感觉,可惜,这是战争年代,这里是战场。 连长高宝存给仅有的两个排布置好任务,新任排长葛大壮的一排负责阵地的左侧,李万全的二排负责阵地的右侧,偌大的阵地上这点人马显得有点稀稀拉拉的,真不知道今天过后会有多少战友幸存下来。 高宝存不敢休息,知道自己的职责,尤其是今天早晨团长李在溪让自己到了一趟团部,宣读了军部的嘉奖令后,心里不仅没有一点喜悦,反而有一种重任在肩的感觉,知道自己的嘉奖令是用战友们的鲜血换来的。倒是李在溪十分兴奋,用拳头在高宝存的胸膛上擂了一拳,眉开眼笑地说:“好小子,好好干,给咱45团增光了,等打完仗,老子请你喝酒。”高宝存谢过团长后,心里却是一阵苦笑。 此时,高宝存巡视着阵地的每一个角落,查看每个伤员的情况。其中一个叫王斌的班长头上虽缠着的绷带,但血还是在土黄色的绷带上凝成一枚暗红色的枣儿。 “王斌,伤咋样?” “没事,连长。”王斌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武器,一把汤姆逊冲锋枪,一把中正式步枪。 高宝存与王斌是老乡,同为定襄县人,只不过王斌是神山乡的小王村人,而高宝存则是受禄乡的高村人,俩村相距有30多里。王斌是个少言寡语的人,但军事素质却极高,尤其是枪法精准,是全连有名的神枪手,曾代表45团多次参加师里的军事素质比赛,每次都能拿个名次。王斌家兄妹多,上有一个姐姐,下有四个挨肩兄弟。为了生存,王斌只在神山上了高小就早早地辍学,到五台天和煤窑挖煤,可每天累死累活地只能挣五毛钱,这点钱对于一个八口之家来说是杯水车薪。有一天,阎锡山的晋绥军在乡里招兵,正巧赶上王斌回家,听得招兵的说每月能挣两块大洋,便偷偷地瞒着父母参了军,那个时候,高宝存刚从山西陆军学兵团毕业,担任排长,王斌恰好分在他的排里。王斌练兵时非常刻苦,常常是别人休息了他还在练,三年来,愣是把个军事素质练得比老兵油子都强许多。私下里,高宝存问王斌,为啥那么卖力,王斌说既然选择了当兵,就得对得起这份职业,到领军饷时才心安理得。农村人就这么实在。每次发完军饷,王斌总是一个不剩全部寄回家里。 想到这里,高宝存不禁想起自己的身世来。高宝存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高村濒临滹沱河,村子不大,才几百人。小时候的高宝存是戏耍滹沱河长大的,到十来岁时,老实的父母为了儿子有出息,凑了几个钱把他送到阎锡山父亲办的河边川至学校上学,可由于家里太贫寒了,没办法,上完初中的高宝存只好辍学回家,要不是六七年前的一次庙会,可能高宝存的人生轨迹只能是一辈子当农民了。那一年的夏天,定襄县晋昌镇举办庙会,庙会组织者请了忻县有名的女演员贾桂林,艺名叫“小电灯”的来此演出。人们为了一睹“小电灯”的演出风采,从四邻八乡赶来,那街上摩肩接踵,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舞台在西关村,戏名叫《金水桥》,讲的是唐太宗时驸马秦怀玉奉旨出征,秦怀玉唯恐儿子秦英在家惹祸,就把他锁在花园小房里。有一天,秦英私逃钓鱼玩耍,偏巧该着出事,路过此地的太师詹沛把他的鱼吓跑了,秦英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一顿暴打,将太师打死。秦英母亲银屏公主闻听后绑子上殿求赦,太宗左右为难,银屏公主将皇后搬来也无济于事。正在这时,徐茂功来报边关战事,秦怀玉兵困锁阳城,太宗暗示女儿向詹妃求情,詹妃感念银屏公主的哀求至诚,以国家为重,终使秦英免于一死。 年轻的高宝存是个戏迷,又识文断字,听得懂剧情,又仰慕“小电灯”的风采,早沉浸在“小电灯”饰演的银屏公主的剧情里,耳旁听得“小电灯”婉转悠扬的唱腔,不由得陶醉了。 骂一声秦英你太无理 不该去钓鱼打死老太师 可怜他命归西 你皇爷降下罪来要斩儿的首级 小奴才你闯下大祸你叫娘我该怎的 小秦英儿该死的 你爷爷护国公功高无比 儿的父秦驸马父职子袭 …… 唱到精彩处,底下一片叫好之声。 《金水桥》演完后,舞台上上来一位雄姿英发的年轻军官,这位年轻军官在台子上大喊:“父老乡亲们,我是山西陆军学兵团的军官,奉阎长官指令,要在你们定襄县招收学兵团学员,希望年轻有为的青年人报考学兵团。学兵团毕业后分配到各部队都是军官,以后如果你们立了功升了官就能骑洋马带勤务兵,军饷每月至少十个大洋,以后按军衔发放。你们定襄人阎长官非常照顾,他老人家把你们当老乡,梁化之就是你们定襄人吧,他是山西的年轻才俊,是阎长官的机要秘书,前途不可限量……” 台下的高宝存听得军官的一阵吹嘘,不禁对军营生活有点向往,后来又听说只要当场报名,就能得到名角“小电灯”给人亲自戴花的殊荣,高宝存头脑一热就报了名。当俊俏的“小电灯”亲自把一朵大红花戴在高宝存的胸前,闻着“小电灯”身上散发出的幽幽体香,望着“小电灯”那顾盼生辉的眼睛时,高宝存头脑一阵眩晕,天哪,名满晋北的“小电灯”竟然给我这样一个乡下小子戴花,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心想,娶媳妇就娶这样的媳妇,从此以后,考入学兵团的高保存发奋读书,勤奋练武,终于成为学兵团的翘楚,毕业后分配到了61军…… 嗡嗡嗡嗡…… 一阵轻微的蜂鸣声打断了高宝存的遐想,细听,又不像,渐渐地,这声音变得大了起来。高宝存抬头一看,只见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几个黑点,心里吓了一跳,大吼:“隐蔽,敌机。” 战壕里的战士们听得连长的吼声,再一看天空,几架日军飞机的身影已经非常大了,赶忙躲在昨天夜里新修的防空洞里,而这些防空洞的顶部是战士们昨晚用砍伐下的原木修建的。 只一会儿功夫,飞机的马达声和炸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世界仿佛到了末日。 阵地上火光冲天,炽热的火苗肆意地舔着一切可能燃烧的东西。通讯员小王吓得脸色蜡黄,双手抱头,屁股撅得老高。突然,一颗炸弹在洞口不远处爆炸,灼热的气浪“呼”地一下涌进洞里,众人感觉呼吸一滞,浑身发烫,好在过了一会儿,灼热的气浪才逐渐消散。 投完弹的日机还不肯走,盘旋在罗家山阵地上空不断地用机载机枪对着可疑目标扫射,一时间,“哒哒哒”的声音不绝于耳。 等日军的飞机飞走之后,战士们才陆陆续续从防空洞里出来。经过各排清点人数,只有二排的一个战士受了点轻伤,看来,昨晚的工事没白修。 战士们扑灭了大火,又在高宝存的督促下加固工事,正在这时,连部通讯员小王跑过来,对高宝存说:“连长,团长电话里叫你去团部一下。” “啥事?”高宝存有点奇怪,早晨刚刚去了一趟,咋又让去呢? “不知道,团长没说,只是让你跑步去。” 高宝存心想一定是团长有急事找自己,否则,不会早晨刚刚去了一趟团部,现在又急着让去。一边想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交通壕急急地走向后山的团部。
点击上面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叏濂楀灏戦挶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兘娌诲ソ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