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菊黄蟹肥秋正浓,吃螃蟹禁忌
金秋时节,持蟹斗酒,赏菊吟诗还是人们一大享受。蟹不但味奇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对滋补身体很有益处。但是吃螃蟹有禁忌,螃蟹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哪些人不能吃螃蟹呢?
螃蟹肉富含维生素A及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烟碱酸等。
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散诸热、清热、滋阴之功,可治疗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过敏性皮炎。此外,蟹肉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高血脂及各种癌症有较好的疗效。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四个地方不能吃
1.蟹胃:就是蟹盖里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先吃蟹盖部分,用小勺把中间的蟹胃部分掏出,轻轻将外面包裹着的蟹黄吮干净。注意,不要吮破中间那个呈三角锥状的蟹胃,内有污沙,应将其丢弃。
2.蟹心:吃完蟹盖轮到蟹身,先用剪刀将多余的蟹脚、蟹嘴剪。用勺柄将蟹身中间一个呈六角形的片状物挑出来,那是蟹心部,应丢弃。
3.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也应丢弃。
4.蟹鳃:即长在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应该清除掉
吃螃蟹不能吃什么
1、蟹与梨
梨味甘微酸性寒,陶弘景《名医别录》云:“梨性冷利,多食损人,故俗谓之快果。”又,民间有食梨喝开水,可致腹泻之说。由于梨性寒冷,蟹亦冷利,二者同食,伤人肠胃。
2、蟹与柿
蟹肥的时候柿子也熟了,这两种东西应当注意不要同时吃。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还可能引起结石症等。
3、蟹与花生
仁花生仁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高达45%,油腻之物遇冷利之物易致腹泻,故蟹与花生仁不宜同时进食,肠胃虚弱之人,尤应忌之。
4、蟹与香瓜
香瓜即甜瓜,性味甘寒而滑利,能除热通便。与蟹同食,有损于肠胃,易致腹泻。
5、蟹与泥鳅
《本草纲目》云:“泥鳅甘平无毒,能暖中益气,治消渴饮水,阳事不起。”可见性温补,而蟹性冷利,功能与此相反,故二者不宜同吃。其生化反应亦不利于人体。
6、蟹与冰饮
夏季冷饮如冰水、冰激凌等,寒凉之物,使肠胃温度降低,与蟹同食,必致腹泻。故食蟹后不宜饮冰水。
7、不要与茶水同食
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这些人不宜吃螃蟹
患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患者;过敏体质的人;脾胃虚寒的人,均不适合食用河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应少吃或不吃河蟹,因为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
吃螃蟹注意事项
●吃鲜活的
河蟹死后,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会使食用者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河蟹要吃鲜活的。
●现蒸现吃
吃蟹最好现蒸现吃,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蒸熟煮透
河(湖)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所以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充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刷干净,蒸煮不透,或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吃到肚子里,导致生病。
●少吃不易吃太多
蟹肉性寒,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泻。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