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红河赵学勇,大山深处的ldquo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泾川县红河乡田赵村农民赵学勇是个种甜瓜的好手,被当地同行誉为“甜瓜王”。他种的头拨甜瓜在全乡乃至全县比别人提前10多天开园上市,每市斤卖价15-18元,打破泾川洪河流域种瓜纪录,成为泾川大山深处的传奇人物。

现年61岁的赵学勇,祖祖辈辈居住在泾川有名的自然条件最差、生产条件最艰苦的“三河”(黑河、梁河和红河)之一的红河乡田赵村。当兵出身的他,从没嫌弃过这个穷乡僻壤,而是靠自己的一番苦干改变家乡的面貌,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前些年,他当过生产队队长、村委会主任,种过庄稼,务过瓜菜,承包种植过水泥构架拱棚蔬菜,在庄稼地里滚爬摸打大半辈子,称得上种庄稼的“老把式”,他深谙种瓜菜比种小麦、玉米更赚钱。年天津武清区对口帮扶田赵,建起了日光温室和钢架拱棚,泾川县供电公司捐赠地膜、化肥和种子费用,驻村帮扶人员为他制定了帮扶计划和措施,并上门动员他承包种植设施蔬菜,县蔬菜办无偿提供常年技术指导服务,所有这一切让赵学勇种瓜菜的信心更加坚定,底气十足。

这年10月,赵学勇带头承包了2个日光温室和1个钢架拱棚,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和甜瓜。常言道:活一辈子,干一辈子,学一辈子。种庄稼也是如此,老赵改变传统种植模式,不断优化技术,结合本地的天气、土壤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大棚甜瓜种植的技术,从水泥骨架改为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从传统制钵育苗改为基质穴盘育苗,从一个棚内种植多样菜的“大杂烩”模式改为单一种植甜瓜或西红柿或辣椒模式。“去年3棚(0.5亩)“天山雪玉”甜瓜头拨瓜4月17日开园,比别人提前了10多天时间,最大的单个重达1.2市斤,每市斤18元比别人卖价贵八、九块钱,客商都堵在大棚门口,有多少拉多少,就是拉蔓瓜每市斤也卖出了七、八块的好价钱。”赵学勇说。“我的甜瓜主要是两个优势,一是开园早,二是亮度,三是甜度。”“开园早,错峰上市,避开了甜瓜扎堆供应,使过去的主随客转,价由客定,甜瓜卖“白菜价”被动,改为现在是客随主转,价由主定,甜瓜卖出好价钱。”赵学勇自豪地说。

今年正月初五,就在不少人还沉静在春节的欢乐的氛围之中,老赵和老伴吴桂芳钻进大棚忙碌开来,起垄覆膜、施肥浇水、打孔栽瓜,忙碌开来。种植甜瓜是个苦差事,12月份育苗的时候,也是最忙碌的时候,老赵常常半夜醒来两、三次去观察苗子,一旦温度不合适就需要用炉子进行升温。3月中旬掐尖的时候,大棚里温度高达近40度,普通人根本受不了。只是赵学勇跟老伴却一直乐在其中,早上起来进了棚,给甜瓜打打尖掐掐蔓,在他看来都是一件很惬意和享受的事情。阳光透过塑料膜,吊起来的甜瓜蔓就能度接受光照。赵学勇做的是有机农业,很多新的技术在大棚中都有应用,赵学勇种植的甜瓜便早早开花坐瓜,他和老伴每天起早贪黑除草松土、系绳缠蔓、掐尖打杈、抹药点花,跟务小孩一样的精细,当甜瓜长乒乓球那么大,用发泡网做了一层底座把底瓜一个一个垫起来,保护甜瓜接地舒适干净生长周正。

笔者走进老赵的甜瓜大棚,一棵棵甜瓜蔓青翠可人,争先恐后地顺绳攀爬。瓜棚下,老赵唠起了他的种瓜经验,“以前种瓜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我学的知识多起来了,越来越感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种好瓜的重要性。种甜瓜第一要严把质量关,要走标准化栽培之路。”

“都说甜瓜怕重茬,在同一地块上连年种植甜瓜,这样重茬会造成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影响瓜的品质,你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老赵笑眯眯地说:“去年8月,我种植芹菜倒茬,1棚芹菜收入余元,腾茬后种植的甜瓜,‘五一’刚过甜瓜就开园,预计甜瓜卖到6月底。同时,种植了1棚黄瓜和1棚辣椒,黄瓜目前正在销售中,辣椒也将进入采摘期。温室甜瓜和辣椒卖完计划种植西红柿、辣椒和豆角、芹菜等秋冬菜,赶春节上市,3个温室瓜菜至少收入余元。

来源:文明泾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hscone.com/zzjs/79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